我社出版物

  • 书名:《巨人的背影——为毛泽东辩护及当代中国问题省思》
  • 作者:董玉振
  • 版次:1
  • ISBN:981-04-8534-4
  • 出版时间:2003年9月
  • 中国以外收藏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澳大利裔国家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泰国Huachiew Chalermprakiet大学图书馆,等
  • 该书全球总发行:香港联合书刊物流有限公司。香港各大书店和机场店有售。台灣(包括澎湖金門馬祖)地區縂代理是三民書局。新加坡各大书店及合作网店一帶一路網店有售。

简介

该书全面挑战当今主流观点,从经济、社会、农民和计划生育、民主与独裁、知识分子反省、反右及文革、个人崇拜、信仰迷失、古城保护、男女关系及女性问题、文化信心重建、文艺成就及方向、中共抗日及毛蒋抗日观、毛后时代中共的失误等全方面,为毛泽东及其时代进行辩护和反思;阐述了毛泽东及其时代对中国复兴的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伟大贡献。毛泽东发动历次民族战争的全球战略考量、台湾如何从体制上阻止台独党执政、中国民主的出路、基督教在中国面临的挑战、法轮功启示等子课题穿插其中。该书令不少读者热泪盈眶,中国某高级公务员誉为“天才之作”。是认识当代中国的必读之书。

该书中随便一节扩展一下,就是一篇社科类硕士论文。正在为选题发愁的朋友,尽管借用本书的思路,但记住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该书已协助多位朋友完成社科和MBA论文。在本书的雏形——1999年上网的长文《为毛泽东辩护——兼谈DXP的历史责任和本来面目》(只有3万字,目前这本书约有28万字,原文8章,成书后有13章和附录)发表后不久,吉林大学一经济学教授在一次学术会议上采用了本文首先提出的“人本经济”的概念。之后网络上出现关于毛泽东的文章中,本篇文章的内容被大段引用。

该书自2003年9月上市后,作者已被邀请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多场演讲,新加坡媒体集团的电视第八波道特别在12月26日安排了一个20分钟的专访,作为纪念毛泽东110周年的节目(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带的媒体一向是回避对毛泽东的正面评价的。马来西亚华人在几年前甚至因为有个毛泽东像章而坐牢),均获得热烈回响。

目录

第一章 人本经济的成功尝试

一、辉煌的发展成就

二、人本经济的意义

三、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及影响

四、闭关锁国的无奈

五、“大跃进”与“洋跃进”

六、国营企业的贡献、问题及出路

七、如何看待私人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八、如何看待同时期日本的崛起

九、小结

第二章 计划生育与农民

一、毛泽东时代计划生育的不可行性

二、农业改革的尴尬

三、“社队工厂”与“乡镇企业”

四、政权的无情、无能与农民的新苦难

五、毛主席和农民心连心

第三章 民主与独裁

一、毛泽东政治独裁的历史必然性

二、“一国两制”基本思想的首倡

三、中国民主化的出路

四、对台湾民主政治的一点看法

第四章 知识分子、反右与“文革”

一、知识分子的特点和反右

二、知识分子的改造

三、再探“文革”

四、“文革”十年中国人在干什么?

五、“文革”的点滴启示

六、中国已走出“文革”的阴影了吗?

七、读书人的毛泽东情结

第五章 毛泽东与个人崇拜

一、对毛泽东崇拜情节的由来

二、超凡的智慧和胆略

三、人民曾经的精神支柱

第六章 中国人灵归何处?

一、毛泽东对中国人的精神改造

二、中共对待人民精神需要的误区

三、中国人的信仰重建和宗教改革

第七章 城墙残垣的哀怨

一、古都的困惑

二、上海风华的残影

三、来自巴黎的眺望

第八章 日本侵华与中共的胜利

一、没有“西安事变” 蒋介石能消灭毛吗?

二、共产党抗日的历史真相

三、“百团大战”及其它

四、蒋介石的遗憾 民族的幸运

五、解放军的力量和潜在问题

第九章 毛泽东与女人

一、毛婚姻生活的遗憾

二、李志绥的真面目

三、中国女性站起来了!但却迷了路

第十章 毛后时代DXP及中共中央之失

一、结束毛泽东时代方式的拙劣和短见

二、“集体结晶论”及其它

三、批毛的不良后果及中共的代价

四、毛后时代军队领导上的失误

五、值得注意的问题及无奈中的期望

第十一章 以动机判断道德 以结果判断能力

第十二章 假如历史上没有毛泽东

第十三章 共同的责任

一、弘扬毛泽东时代的精神遗产

二、整理和发展毛泽东时代的文化遗产

三、自觉维护毛泽东的形象

附录一 随想:重建中华文化的自信

一、从拿破伦和毛泽东的身后谈起

二、从赛艇和龙舟看中国人的文化心态

三、金字塔阴影下的文化自信

附录二 美国经济学家对毛泽东及“文革”的看法

附录三 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附录四 关于《毛泽东的私人医生回忆录》一书的公开信 (1995年2月17日)

附录五 给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界的建言和报告一览表(部分)

参考文献

后 记